hakkau
澄懷靜照-賴羿廷陶藝創作展
《客宇宙》新聞,3月4日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舉辦了苗栗縣美術家邀請展—「澄懷靜照-賴羿廷陶藝創作展」。展覽現場嘉賓雲集,產官學界齊心力挺「苗栗陶」的熱度,讓與會者在藝術力量雨露均霑的感染下,備感光輝正向。此中關鍵,首當是受邀展出個展的藝術家賴羿廷女士,與其慧心獨具、載滿東方美學語彙與氣韻的陶藝創作大作。
苗栗客家女性陶藝家的代表性人物—賴羿廷
出身苗栗卓蘭鎮純樸農家的賴羿廷,在歷經十多年戰兢繁忙的科技業職涯後,急流勇退,轉身投入藝術學習與創作的天地;自取得臺藝大書畫藝術造形所碩士,遊心著力於立體藝術的天地,透過陶土媒材與手擠坯技法,將自身悠遊於東西美學的沉澱,轉化成多面向抽象造形的雕塑,一路拓展陶藝新境,創作成果豐碩。從一名平凡的農家子弟,到科技先鋒女將,再以女性陶藝家之姿站上藝術舞台發光發熱,這過程中人生歷程轉折變化之大,所需多起的抉擇與勇氣、辛苦,非外人所能體會,唯獨只有作品能證明一切;當觀眾親炙感受陶土的堅實、形體婉轉又挺立的奧妙,必能感受到一股心靈的沉澱與美感的撫慰。
她選擇苗栗家鄉做為發展自己的陶藝創作基地,並堅持以傳統製作水缸的手擠坯技法,創作現代抽象的造型陶塑,製作過程與手法本身即是一種傳承與再造的象徵。她的志願目標,即是在於以發揚「苗栗陶」歷史悠久的名聲,協助苗栗家鄉與台灣陶藝文化作更緊密的連結。
苗栗盛產黏土、天然氣、煤礦與山林柴薪,自清初開始即有磚瓦燒製的紀錄,日治時期日人在苗栗發展陶瓷產業,即是著眼於苗栗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,自此奠立下苗栗優良的陶瓷產業歷史。一九七0年代,苗栗發展陶瓷代工外銷歐美西洋裝飾陶瓷藝品,成績卓然,替台灣賺取豐量外匯,是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段輝煌歷史。近幾年,許多陶藝工作者聚集於苗栗地區,在苗栗縣政府的支持下,重啟「苗栗陶」的名聲優勢;於是,可見從民間生活陶瓷產業開始,到生產技術的國際代工,以至現代陶藝工作者的創作基地,「苗栗陶」已從台灣製造轉型為「台灣創造」(註:參考「國家文化記憶庫」-苗栗陶)。
苗栗縣文觀局林彥甫局長表示,苗栗獨特的風土人情,對許多藝術家創作者來說是靈感的源起,造就無數在藝壇頗負盛名的藝術家,深厚豐實的創作能量為苗栗縣的藝術文化留下精采的紀錄。而賴羿廷的陶土藝術正是最佳例證。作為一位現代客家女性,她從人生經歷中擷取正向的能量,以客家人反骨精神掙脫現實環境,衝向一個更廣況未知的藝術世界,個人心理之強大堅韌,與客家族群在台灣這塊島嶼土地上扎根,一路刻苦耐勞、擇善固執的精神不謀而合。更精確地說,她的人生選擇不同方向道路而行,並走出一番天地,她所具備的不僅是單純的堅持,而是突破的決心,突破傳統女性思維,勇敢做自己的勇氣;也為苗栗陶的未來挹注更加豐富的藝術內涵與生命力。
「世界客家博覽會」是台灣向世界發聲的契機
回顧歷史,從十七世紀後期起客家群體陸續遷徙到台,直至近代,全球化的浪潮下,我們見到客家人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,發展出融合客家精神與當地文化的多元面貌。台灣尊重多元文化,在政治、社會與學術上,擁有豐沛的客家能量。即將於2023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於台灣展開的「世界客家博覽會」將是「苗栗陶」發光的難得契機,透過客家語言、文化、藝術等軟實力的輸出,台灣將再度連結全世界客家族群,開啟話語權,寫下客家新歷史篇章。歡迎苗栗藝術家共下來盛會!l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