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kkau
國際陶藝大師李茂宗談,賴羿廷陶雕創作三大特色
「澄懷靜照-賴羿廷陶藝創作展」太美啦!
苗栗縣美術家邀請展「澄懷靜照-賴羿廷陶藝創作展」,4日在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第一展覽室開幕,展出苗栗優秀陶藝家賴羿廷50餘件作品,展期自3月4日起至4月5日止,歡迎大家蒞臨欣賞!
開幕式冠蓋雲集,各地陶藝名家、資深藝術家暨苗栗本地藝術家、藝術協會踴躍出席,藉由短片介紹賴老師學習陶藝的心路歷程,她表示從小受到卓蘭山區大自然美麗風光洗禮,特別喜歡美的事物,求學時開始接觸陶土,後來雖然進入科學園區工作,但期間仍持續進修,並師承多位陶藝大師,精進技藝。她表示,所謂「澄懷」意指乾淨無雜念,「靜照」則是靜下來關懷別人,省思自我,她作品的靈感部分來源自《易經》中陰陽、虛實的概念,希望帶給觀者看似動、卻是靜,本心穩固,自然不受外界影響的感受。
苗栗縣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:此次邀請的藝術家賴羿廷,是苗栗縣客家女性陶藝家的代表性人物,其具備專業的陶瓷工程學識,又在藝術大學攻讀書畫與藝術造型,更拜師手擠坯大師陳炳廷學習傳統製作水缸之手擠坯技術;不同時期、不同領域的學習歷程都成為賴羿廷成長的養分,其融合個人的獨特創作理念,跳脫傳統陶藝技術的侷限,以別出心裁的手法運用、轉換,開創現代陶瓷雕塑藝術的新格局,為苗栗陶的未來挹注更加豐富的藝術內涵與生命力。
國際陶藝大師李茂宗表示:綜觀賴羿廷的陶雕創作有三項特色
一.陶瓷雕塑造形大多以橢圓形與方圓為主體,加以孔洞、穿透,使起伏曲線顯於外,此乃是受到英國著名雕塑家亨利摩爾(Henry Moore)的造形風格之影響。1930年代現代藝術發展中,亨利摩爾首創鏤空、孔洞的抽象雕塑,將女性形象轉化為空洞、凹凸或變形的雕塑造形。
二. 這項鏤空、孔洞的雕塑,是充盈與空虛、重量與流動、光與影,物體與造形之間,尋求一種和諧平衡的韻律之美。正如賴羿廷在台藝大碩士論文研究中所提及的「計白當黑」—虛與實的理論,轉換為「陰」與「陽」的空間,引用自東方哲學的老莊思想。也可見她所學書藝繪畫的影響,其二度空間及國畫六法的基本原則中氣韻生動、應物象形、隨類賦彩;骨法用筆的經營位置,傳移摹寫;她掌握其內涵,運用在立體造形的三度空間中,一氣呵成創作了獨特的陶瓷雕塑。虛與實,亦即是虛是無形無相、無邊無際,如虛空,無色無象,從虛空顯生實有。
三. 賴羿廷擅長以雙手熟練地擠坯泥條,以高妙的起承轉合塑造手法成形;且以平滑的質感肌理效果與絢麗釉色融合,燒成高溫陶雕作品,形成一個交響樂般完美的整體。這樣充滿東方詩意的作品,行進在現代藝術主義的行列,事實上她的作品已是追求藝術造形的自由化,游刃於現代抽象藝術雕塑領域。
竭誠歡迎鄉親好朋友踴躍蒞臨文觀局參與美的饗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