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ank Tang
和台灣猶太社區中心創辦人薛智偉的對話
黃丙喜2023.4.1

前言:
客家人被稱為「東方的猶太人」。猶太人重視孝道、勘看風水、尊重學者的習性和客家相似。
猶太人只佔全球人口的千分之三,但囊括了諾貝爾獎的百分之廿。他們對台灣客家有何建言?
談話摘要:
猶太人的聖經--塔木德全文兩百五十多萬字,主要講述人生各個階段的行為規範,以及人生價值觀的養成,是猶太人對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歷史、文化以及智慧的探索而淬鍊出的結晶。
本人在海內外大學教授「企業倫理決策」時,猶太人的商道一直是EMBA和IMBA的熱門話題。猶太的商業倫理和職業道德有值得借鏡之處,雖然有些隨著時代的變遷容有討論的餘地。
台灣猶太社群會長薛智偉說,回顧族群遷徒的歷史,客家人和猶太人是有許多相同的遭遇,雙方族群也曾有長久交流的經驗,彼此在家庭倫理、職業道德、講信孝道和尊重文字及知識分子上,也非常相同。
歷史是隨著時代向前滾動的大轉軸,傳統是知識和經驗的累積,當然應該尊重。重點是,外在環境是時時變化,內在條件也得因時因地制宜,才能保持競爭的優勢,所以,面對現在和未來時時採取開明的態度、開放的心胸和前瞻的視角,去審視過去的優點和缺點,勇敢地加以創新和改進,也是一個族群向前進步的必要思維和做法。薛智偉強調,這是客家面對傳统時應有的務實、前瞻和賦新。
猶太人擁有自己的宗教、語言和文字。客家人相對缺了宗教和文字。這到底是優點和缺點?
面對人類多元文化的新世紀,不一定是缺點,反而可能是快速進入別的族群的優點。時間和資源都是有限的,族群的永續存在和受人尊敬是在她特有當的精神、智慧和文化價值。
本人曾参加多次有猶太人在的國際場合,發現他們也多用英語相互交談。當客家話已在年輕世代快速流失的時候,這種情景值得我們深思。
重點小结:
反省和反思是一個民族或族群偉大不凡的核心精神。大家有空到歐洲各國的博物館参觀時,發現「反省過去,面對現在,思考未來」是其中的主軸。
「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」是〈台灣的客家人〉或是〈客家人在台湾〉向世人展現胸襟、視野、外在成就、內在精神和文化涵養的舞台,就看我們客家子弟如何上演了!